DB2310∕T 152-2024 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牡丹江市)
ID: |
81D8A9269CAD4B5682EA53FEA4C8494B |
文件大小(MB): |
0.2 |
页数: |
5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 20.40,CCS CCS CCS,B 64 2310,牡丹江市地方标准,DB 2310/T 152—2024,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2024 - 08 - 05发布,2024 - 08 - 16实施,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2310/T 152—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牡丹江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雪乡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雪乡森林生态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绥化院、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祝旭加、王创业、王琦、付饶、乔志钢、王凯滢、杨燕超、张良、付静、宋欣慰、于弘远、刘炳旭、闫峰、战星宇、李景超、于宏等,DB 2310/T 152—2024,1,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的造林地选择、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牡丹江地区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造林地选择,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 选择生境条件良好、交通方便,适于实行集约经营管理的地块。应具备以下:,a) a) 海拔 420 m420 m 以下,土壤厚度 以下,土壤厚度 以下,土壤厚度 以下,土壤厚度 18 cm 18 cm 以上的棕壤或暗; 以上的棕壤或暗; 以上的棕壤或暗; 以上的棕壤或暗;,b) b) 坡度 ≤25°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的阳坡、半造林地块为主,兼顾 ≤25° 的半阴坡造林地块。 的半阴坡造林地块。 的半阴坡造林地块。 的半阴坡造林地块。 的半阴坡造林地块,5 造林,5.1 苗木选择,优先选择符合GB 7908规定的优良无性系、家系、种源及种子园生产的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苗木苗高≥30 cm、地径≥5 mm、主根长20 cm以上、侧根数≥15、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S1-1或S2-0型苗木,或符合GB 6000规定的Ⅰ级苗木,5.2 林地清理,造林整地前需清林、割灌,清除造林地藤本、灌木和杂草,DB 2310/T 152—2024,2,5.3 整地,a) 在造林前一年秋季或造林当年春季边整边造,b) 采用穴状整地方式进行,规格:穴面规格50 cm×50 cm,深度20 cm以上,内低外高,5.4 造林密度,初植株行距为2.0 m×2.0 m,5.5 造林方法,采用植苗造林的方式,以春季顶浆造林为主。苗木随起随造,调运前用ABT生根粉浸根,造林前用保水剂蘸根,苗木竖直放入穴中扶正,并保持根系舒展,填土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后覆土,覆土厚度高于苗木地径2 cm左右。具体方法按照GB/T 15776的规定执行,6 抚育管理,6.1 幼龄林前期管理,造林后5年内进行抚育,造林第1年、第2年每年抚育2次,第1次在6月上旬至6月下旬,扩穴至80 cm,培土、扶正、踩实。……
……